刘裕却登高望气,见敌营鸟雀惊飞,笑道:“拓跋珪诛戮太过,军中必生变数。可一战擒之!”
他派阿秀率少年军夜袭敌营——这些少年身形灵巧,专烧粮草马匹;又让崔浩散播谣言,称“拓跋珪欲尽诛汉将”。
当夜魏营火起,更有内乱厮杀声。
刘裕趁机全力进攻!
大战惨烈异常。
魏军铁骑如山压来,北府军车阵几度被破。
刘裕亲率重骑反冲锋,血染战袍。
最危急时,一队黑衣军突然从魏军后方杀出——竟是慕容灵旧部!
他们高呼:“为公主报仇!”
首取拓跋珪御帐!
拓跋珪大惊失色,慌乱中坠马。
魏军见主帅落马,顿时大溃!
刘裕催军急追,忽见一魏将护着拓跋珪北逃。
张弓搭箭,流星赶月般射去——那魏将竟以身挡箭,倒地身亡。
拓跋珪趁隙遁走。
刘裕追至黄河边,只见滔滔江水,不见人影。
清理战场时,发现挡箭魏将竟是姚嵩!其怀中掉出血书:“嵩叛国负友,死不足惜。唯求将军保全关中百姓。。。”
刘裕默然,下令厚葬。
邙山大捷震动天下。
刘裕回师洛阳,受万民朝拜。
忽闻朝中巨变:司马道子矫诏自立,囚禁天子!
众将愤慨,欲回师平乱。
刘裕却道:“勿中调虎离山之计。拓跋珪虽败未死,若我南归,必卷土重来。”
他写檄文传檄天下,斥司马道子为国贼,却按兵不动。
这日,忽有故人来访——竟是多年未见的赠书道士!
道士容颜如昔,笑叹:“贫道当年种因,今日得果。将军己青出于蓝矣。”
刘裕屏退左右,郑重一揖:“请师父解惑,桓玄言他才是师父选中之人,可是真?”
道士默然良久,缓缓道:“是真,亦非真。贫道确算出你乃桓玄克星,但传授亦是真心,非为利用。”他望向北方,“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将军非常人,当行非常事。”
言罢飘然而去,留刘裕独自沉思。
十日后,江东密报至:司马道子残虐,民怨沸腾;北府军旧部暗中集结,只待刘裕号令。
刘裕召集群将,手指建康方向:“国贼不除,北伐难成。我欲南归清君侧,谁愿同往?”
众将愕然,北伐功成在即,岂能半途而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