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皇上!”
福临惊醒,发现自己在咳嗽。孙氏赶紧端来茶水,轻轻拍着他的背。
“朕梦见。。。”福临喘着气,“紫禁城着火了。。。”
孙氏的手顿了顿:“皇上是白天受了惊吓,喝点安神汤就好了。”
但福临推开汤碗:“嬷嬷,你说,大明朝那么强大,为什么会亡呢?”
孙氏叹了口气:“这都是老天爷的安排。。。”
“可是。。。”福临还想说什么,却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
吴良辅连滚爬地跑进来:“皇上!摄政王遇刺了!”
多尔衮是在回府的路上遇刺的。刺客混在难民中,在他经过时突然发难。幸亏侍卫反应快,只划伤了手臂。
第二天一早,福临在孝庄的陪同下去王府探视。多尔衮靠在榻上,脸色苍白,但眼神依然锐利。
“让皇上受惊了。”多尔衮想要起身,被孝庄按住。
“十西叔无恙就好。”福临说着场面话,眼睛却不由自主地瞟向多尔衮包扎的手臂。白色的绷带上渗着点点血迹,像雪地里的梅花。
回到宫中,孝庄屏退左右,第一次对福临发了火:“皇上可知,你昨日去那个院子,差点惹出大祸?”
福临愣住了:“朕只是。。。”
“那个老太监,”孝庄压低声音,“是前朝余孽的眼线!若不是及时发现,下次遇刺的可能就是皇上!”
福临如遭雷击。他想起老太监哭泣的样子,怎么也无法相信那是装的。
“皇上,”孝庄的语气缓和下来,却带着前所未有的严肃,“你要记住,从现在起,你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关系着大清的江山。一步走错,就是万劫不复。”
福临低下头,看着自己小小的手掌。这双手连笔都握不稳,却要托起一个王朝的重量。
那天之后,福临变得沉默了许多。他按时读书、练字,不再溜出去乱跑。王师傅夸他进步很快,字写得越来越有模样了。
只有孙氏知道,福临晚上还是经常做噩梦。有时他会突然惊醒,坐在床上发呆,问她:“嬷嬷,朕是个好皇帝吗?”
深秋的一天,福临在御花园里捡到一只受伤的麻雀。它的翅膀折了,在地上扑腾着飞不起来。福临小心地把它捧在手心里,带回乾清宫。
他用自己的手帕给麻雀做了个窝,每天偷偷喂它水和米粒。这是他迁都北京后养的第一个宠物,虽然不如鸭子有趣,但至少是活物。
可是三天后的早晨,福临发现麻雀死了。小小的身体僵硬地躺在手帕上,黑豆般的眼睛再也没有睁开。
福临没有哭。他亲手在乾清宫后的空地上挖了个小坑,把麻雀埋了。没有立碑,只是放了一颗石子做记号。
回到殿内,他继续练字。今天写的是“天命攸归”。西个大字在宣纸上铺开,虽然笔力尚弱,却己经初具骨架。
写完字,福临走到殿外。秋风吹过,乾清宫前的铜鹤发出嗡嗡的响声,像是遥远战场上的号角。那座石碑静静地立在旁边,上面的满文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吴良辅。”
“奴才在。”
“去告诉摄政王,朕想学骑射。”
吴良辅愣了一下,随即应声退下。
福临站在高高的汉白玉台阶上,眺望着紫禁城外层层叠叠的屋顶。更远处,西山在秋日的晴空下显出清晰的轮廓。
他想起昨夜又做的那个梦。梦中不再是血腥的战场,而是一片广袤的草原。他骑在马上,挽弓搭箭,箭矢离弦的声音清脆悦耳。
醒来时,他发现自己的手不再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