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如此,的确可怕。”
“木原幻生作为一个科学家,对于超凡力量的运用的确达不到我们这种高度,可即便如此,他也掌握了近乎神明的力量,结果却被轻易的击败了。”
“这种情况下,即便换成是我来操。。。
那声“叮”在清晨的厨房里回荡,像一粒石子投入静湖,涟漪一圈圈扩散。小芜没有动,只是静静看着那碗莲子百合粥。热气依旧升腾,在晨光中扭曲成细线,仿佛有无数看不见的手正从虚空中探出,轻轻拨动这人间最朴素的仪式。
她忽然笑了。
不是因为梦太真,而是因为她终于明白??陆临从未离开。他不在某一处,却在每一处。在锅盖轻跳的节奏里,在油锅初响的噼啪中,在孩子学切菜时歪斜的刀痕间,在陌生人因一口汤而落泪的瞬间。他成了火候本身,成了调味的沉默,成了所有愿意为他人点火的人心中那一簇不灭的微光。
林远舟推门进来时,手里抱着一叠旧日志,边角磨损,纸页泛黄。他将它们放在桌上,动作轻得像是怕惊醒什么。
“我在整理心舟一号的档案舱,”他说,“找到了这些。是当年跃迁失败后,大家写下的‘遗言录’。”
小芜抬眼。
“不是告别信,也不是求救信号,”林远舟坐下,手指抚过一本封面烧焦的日志,“是菜谱。”
小芜怔住。
“有人写‘如果我回不去,请把我最爱吃的红烧肉做法传给火星第三基地’;有人画了张饺子褶子的示意图,说‘这是我妈教我的,十八折,不能少’;还有一个小女孩,用蜡笔画了一锅番茄蛋汤,旁边写着:‘爸爸说,打蛋的时候要唱歌,汤才会甜。’”
他的声音低下去:“那时候我们以为要死了。可最后留下的,不是恐惧,是味道。”
小芜缓缓起身,走到储藏柜前,取出母亲那本破旧菜谱。她翻开最后一页,发现不知何时,多了一行陌生的字迹:
**“活着的人做饭,死去的人在吃。”**
墨迹未干,像是昨夜刚写下的。
她抬头看向陈砚,后者正站在控制室门口,神情凝重。
“第七区刚刚发来紧急信号,”他说,“守灶树……开始移动了。”
众人赶到生态园时,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屏息。
那棵枝干纤细、叶片如勺的守灶树,竟从原地缓缓升起,根系脱离土壤,悬于半空。它的叶片不再轻轻搅动空气,而是整齐划一地朝向某个方向,如同罗盘上的指针,指向宇宙深处。
更诡异的是,每一片叶子上都浮现出一行文字,由内而外发光,像是记忆被重新激活:
>“找火。”
>“寻锅。”
>“归家。”
“它在迁徙。”陈砚迅速调出星图分析,“而且它的运动轨迹,与当年心舟一号失联前的最后航向完全重合。”
小禾猛地攥紧锅铲:“它是想去……那个临时空间站遗址?”
“不止。”陈砚的声音发紧,“你看地面。”
众人低头。原本覆盖藤蔓的土地上,泥土自动裂开,露出下方交错的光脉??那是由无数细小的记忆结晶构成的网络,正随着守灶树的移动而同步闪烁,宛如一条沉睡多年的神经被唤醒。
“这不是植物迁徙。”陈砚喃喃,“这是整个‘炊事效应’系统在重组。它在召唤。”
就在这时,广播系统再次响起。
这一次,没有杂音,没有电流干扰。是一个清晰、温和、带着岁月沉淀感的男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