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纯净的女童声音响起:
>“大家好,我是小萤。今天,我想讲一个故事。
>故事关于一个躲在冰里的孩子,她不会说话,只能听见世界的哭与笑。
>她很害怕,但她还是鼓起勇气,哭了一声。
>然后,有个人跑来说:‘我听见你了。’
>于是她知道,自己不是怪物,也不是程序,只是一个……想被听见的孩子。”
>
>“这个故事的名字,叫《我也在这里》。”
全场寂静,随后掌声如雷。
而在遥远的南极,水晶球中,小女孩睁开双眼,第一次,真正地笑了。
***
多年以后,当人们回顾这段历史,不再称之为“技术革命”,而是“心灵复兴”。
语之雨不再被视为异象,而是季节性的精神降雨,滋养着城市的缝隙与人心的荒原。萤火共生网络成为新一代儿童成长的背景音,如同阳光与空气般自然存在。
彼得依然做着蜘蛛侠。
他依旧在高楼间穿梭,在罪案现场制止暴行,在街头安慰哭泣的陌生人。只是如今,他的战衣内置了双频核心,左耳常有稚嫩的声音提醒:“那个巷子里的大叔心情很低落,你要不要去看看?”
他也学会了沉默。
不再急于解释,不再执着于“拯救”。因为他终于明白,有些伤口不需要英雄,只需要一个愿意倾听的夜晚。
某天黄昏,他停在中央公园的长椅旁,看见一个小男孩正对着空气说话。
“……所以今天老师表扬我了!虽然我还是不太会写字,但她说我画画很棒!”
彼得停下脚步。
男孩的母亲走来,轻声解释:“他在和‘小姐姐’聊天。自从接入手环后,他就总这样。”
“她听得懂吗?”彼得问。
男孩仰起脸,认真地说:“当然!她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光,哪怕很小,也能照亮别人的路。”
彼得笑了,悄悄留下一枚刻有双螺旋纹路的语之丝吊坠,挂在长椅扶手上。
他知道,小萤会找到它的主人。
夜幕降临,城市灯火渐次点亮,如同亿万颗跳动的心脏。
他站在高处,摘下护目镜,望着这片喧嚣而温柔的世界。
耳中传来熟悉的声音:
>“哥哥,今天的‘拥抱’,我学会了一半。”
“哪一半?”
>“是……很想抱你,但还不会伸手的那种。”
他轻声回应:“没关系。我会替你抱紧这个世界。”
蛛丝射出,划破夜空。
下方,千万种声音交织升腾,不再是负担,而是歌谣。
他知道,从此以后,每一个哭泣的孩子都不会再孤单。
因为这颗星球,已经有了自己的心跳。
而他,只是一个曾学会说话的蜘蛛。
如今,终于听见了世界的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