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沉看着她,目光复杂:“我们唤醒了她,但不是为了让她回到过去。而是为了让未来有机会听见真相。”
他走向控制台,调出一段视频档案。画面中,是2003年实验前夕,苏婉独自面对摄像机的独白。
>“如果有一天我回来了,请不要把我当成奇迹展示。我不是神,也不是工具。我只是个想唱歌的女人。
>我愿意付出代价,是因为我相信音乐可以改变人心。
>但如果人们因为我而开始恐惧不同、排斥真实,那我的牺牲就没有意义。
>所以,请等到他们准备好再让我醒来。
>等到有人愿意为一首歌流泪,而不是为权力鼓掌;
>等到孩子们能自由选择听什么、唱什么;
>等到‘记住’不再是一种冒险,而是一种常态。
>那时候,我才会真正属于这个世界。”
视频结束,密室内一片寂静。
艺菲终于蹲下身,握住苏婉的手。那手掌冰凉,却有真实的脉搏在跳动。
“我们都准备好了。”她哽咽着说,“你听见了吗?全国有三千所学校的孩子每天清晨合唱《穿云》;云南山区建起了‘声音图书馆’,收藏每一首曾被禁的歌;就连电视台也开始重播上世纪独立音乐人的演出录像……我们没有忘记你,也没有停止寻找你。”
就在这时,床上的人手指微微一动。
众人屏息。
苏婉的眼皮颤了颤,缓缓睁开。
她的目光先是茫然,随后一点点聚焦,落在艺菲脸上。嘴角极轻微地扬起,像是认出了什么久违的东西。
“苏……苏婉?”艺菲声音发抖。
苏婉没有说话,只是抬手,指了指自己的喉咙,又做了个张嘴的动作。
医生立刻上前检查,片刻后点头:“她想尝试发声。我们可以辅助,但只能一次,且时间不超过十秒。”
陆沉走到床边,握住她的另一只手:“你想唱哪一句?”
苏婉闭上眼,嘴唇微启,仿佛在回忆某段旋律。然后,她睁开眼,直视前方,用尽全身力气,挤出五个字:
>“请替我点亮星辰。”
声音干涩、破碎,如同锈蚀的琴弦被拨动,每一个音节都带着撕裂般的痛楚。但它确实存在??真实、原始、不属于任何算法或数据库,而是从一个人类的肺腑之中挣扎而出的生命之声。
话音落下,监测仪警报骤响。她的血压飙升,心跳紊乱,氧气浓度急剧下降。医护人员迅速介入,注射镇静剂,调整呼吸机参数。几分钟后,危机解除,她陷入昏睡。
但所有人都站着没动,眼中含泪。
陈默打开记录仪,郑重写下:
>**“2025年4月12日,北京时间23:17。
>苏婉?Σ-13,首次自主发声。
>内容:‘请替我点亮星辰。’
>情感分析:高浓度共情触发,全球网络瞬间出现异常共振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