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子楼。
胡大山、黄如玉、何四方、陆三源等一干商贾纷纷而来,陈言璇接待着众人,安排至三楼。
粤商刘守足、李福生联袂而至。
李福生看着脸上并没多少喜色的陈言璇,问道:“镇国公来了吗?”
陈言璇微微摇头:“应该快了。”
李福生凑上前,低声道:“我们知道,你与镇国公关系不薄,可今日,你最好不要替镇国公说话。我们一个个都有怨言,就应该让我们说个痛快。”
陈言璇叹了口气,神情难掩悲愁:“李东家不会以为,陈家没什么怨言吧。抑兼并,抑的可不只是李家那点地。”
李福生失落,提不起精神:“被朝廷如此一弄,咱们亏大了。一千亩地啊,这算什么大户?说出去都丢人。”
陈言璇没说话。
“丢人啊!”
刘守足甩了下袖子上了楼。
半个时辰后,三楼已是人满为患,足足有三百余人,幸是将桌椅撤了去,只留下了长凳,这才勉强坐开。
商人一个个义愤填膺,说什么的都有,话也不是多好听。
胡大山被孤立了,左右两侧一个人都没有。
大家都知道,胡大山的背后是顾正臣,而抑兼并的带头人,便是顾正臣。商人对顾正臣不满,自然也不会给胡大山好脸色看。
商人之中,毕竟有不少市侩之人,有利则笑脸相迎,无利则懒得瞧看一眼。
常千里走入房中,见都没了位置,便径直走向胡大山身旁,撩衣摆坐了下来,旁若无人地对胡大山抬了下手,笑道:“胡东家,好久不见,别来无恙。”
胡大山眉头微动,呵呵笑道:“你可真有胆量。”
常千里自信地回道:“若是没点胆量,如何进瀚海,走草原?我听闻,少东家去了陕西,若有需要,尽管开口。虽说我是晋商,可在陕西,还有些熟人。”
胡大山左右看了看:“这些人来塔子楼,是来发难,发脾气的,你??是来谈生意的?”
常千里反问:“不然呢?”
胡大山眯着眼看着常千里,赞道:“晋商了不得啊。”
“镇国公到。”
陈言璇站在楼梯口喊道。
众商起身行礼。
不管有多少情绪,但基本的礼数还是需要给足。
顾正臣迈步而至,身后跟着刘倩儿、黄时雪、李存远、吕世国四人。
穿过人群,刘倩儿、黄时雪等人寻了地方落座。
顾正臣至北面,坐在了椅子上,打开手中的折扇,送了送风,开口道:“今日天有些热,大家围坐在一起更热,加上一个个都有火气,难免等会更热。陈东家,麻烦让人准备些清热的汤水,等会难免有人会口渴。”
陈言璇安排伙计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