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喝,你怎么不说真香?!”张梁在心里腹诽。
荀采没要到他手上的果汁,缠着张梁还要续杯。
“不行,你一个小娃娃,不能喝太多冰的,要闹肚子。”虽然荀采十分可爱,张梁也被说动了,然后,他还是拒绝了。
“晚些时候给你做点别的。”
冰镇还是差点意思,明天要不整个冰激凌来给荀采开开眼。
小采儿还在围着张梁,这时来了人给他解围。
荀绲派了仆役过来请张梁,他便让仆役将几杯冰镇果汁端走,跟着仆役往书房走去。
书房内,荀绲正与一位身着深衣、气质雍容的中年人对坐品着茶。
张梁进门,荀绲将他叫了过去,给他介绍了来人,他正是从长社而来的钟瑜,颍川钟家的长辈。他的好大侄,就是钟繇。
见礼之后,张梁从托盘里端过两杯冷饮,轻轻放在案几上,杯中的冰块撞击,叮咚作响,吸引了两位长者的目光。
“天气炎热,晚辈刚制了些冷饮,特送来请荀公与钟公消暑。”张梁说道。
钟瑜好奇地端起一杯,触手冰凉,不禁讶然:“此乃冰饮?荀府何时藏了冰?”
“家中并无藏冰。”荀绲亦感惊奇,看向张梁。
少年微微一笑,语气平常,“并非是窖藏之冰。小子见采儿耐不住暑气,便用硝石制了些冰,给她解馋。”
“硝石制冰?”钟瑜与荀绲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不可思议。
钟瑜细细品了一口果汁,只觉一股清甜凉意首透肺腑,连日来的焦躁仿佛都被这凉意抚平了几分。
他放下杯盏,目光灼灼地看向张梁,“老夫方才正与仲慈兄谈及你此前所言丹毒与蝗灾之事。却不知,小友除了通文事、谙医理,晓农桑之外,竟还有这般点水成冰的妙术?”
张梁谦逊道,“钟公过奖,不过是些雕虫小技罢了,恰能应一时之需。”他顺势将话题引回正道,“比起这杯中之冰,丹药之毒与蝗灾之患,才是关乎性命的大事。”
钟瑜眉宇间笼罩着一层化不开的忧色,“…午食后,我亲眼见到水银入喉,鸡犬立毙。若丹散之中果真掺有此等剧毒,那我们多年来服食的,岂非尽是穿肠毒药?”
“水银与丹砂虽具毒性,但丹药与五石散中所含分量并不重,乃是日积月累、渐侵脏腑的慢性之毒。”张梁温声安慰道,“只要停服丹散,再配合饮食调理,便能逐步恢复。”
这年代并没有可行的输血方法,解毒全靠身体自行代谢排出,像西皮那样动不动放血治疗,偶尔来一次还行,多了身体也顶不住。自己还是得尽快出海,把橡胶搞到手才行。
荀绲点点头,喝了一小口冷饮,“元珪兄,调理身体乃是水磨工夫,一时之间急也急不来。幸得三郎警觉,我们总算还有补救之机。我胞弟与侄儿如今己停服丹散,日后徐徐调养便是。”
钟瑜自己也长期服丹,自然比荀绲更急切一些,追问道,“张小友,仲慈说可借食疗排毒,究竟哪些食物有此功效?”
张梁取过一张留侯纸,开始笔走龙蛇,“钟公,荀公,日前所说食材未能尽述,今日我便一一写明……”
他笔下生风,将从系统中查询到的,有助于排除重金属的食材逐一列出:牛羊乳、鸡蛋清、豆浆、绿豆、猪血、猪肝、红枣、木耳……
“平日多食用这些食物,可有助于排出毒素,使人一身轻松。待停药调养一段时日后,观其肤色、发质,便可知恢复成效。”
两人接过纸笺,细细看起来,张梁列出的食材都不是什么稀罕物,至于菠菜胡萝卜,这些眼下还没有传入中国的菜品,他则是没有抄录。
荀绲笑道,“元珪兄,既有此清单在手,日后依方食补便是。至于长社各家,就有劳你代为转告了。”
“老夫自当尽力,岂容这等毒物继续贻害士人。”钟瑜面色凝重,话音一转,“只怕…有人沉迷己久,劝也难回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