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征的号角吹响时,洛阳城飘着初雪。
桓温白袍银甲,立马军前,仿佛还是那个二十三岁初征寿春的少年将军。
唯有偶尔压抑的咳嗽声,透露出这具身体己油尽灯枯。
“丞相三思!”郗超跪谏雪中,“此去长安天寒地冻,恐。。。”
桓温勒马回望洛阳:“正因为时日无多,才要速战速决。况且,有人不想我去长安。”
昨夜驿馆起火,三名书记官葬身火海——正是负责整理长安情报之人。
显然,某些人害怕桓温发现关中隐藏的秘密。
大军西出函谷关,沿途坞堡纷纷归附。
至潼关时,守将竟是羌族首领姚襄之弟姚苌。
“家兄嘱我在此恭迎王师!”姚苌开关相迎,神色却有些闪烁。
次日,桓温称病不出。
姚苌来探,见帐中药气浓郁,桓温卧榻不起,大喜而去。
夜里,羌兵夜袭中军大帐!
掀开被褥,却是草人!
火光骤起,晋军反围羌兵。
姚苌被擒至帐前,犹自不服。
桓温屏退左右,独留姚苌:“可是建康来人报信?”
姚苌变色:“你。。。”
“可是许诺若取我首级,许你关中王?”桓温逼近一步,“但你可知道,那人也许诺了别人?”
掷下一封密信。
姚苌阅后面如死灰——信中明确写着“事成后诛姚氏全族”。
“不可能!王爷他。。。”
“哪个王爷?”桓温声音骤冷,“会稽王?琅琊王?还是。。。”故意停顿,“你根本不知道幕后是谁?”
姚苌颓然跪倒。
原来与他联络的始终是蒙面人,只以王府令牌为信。
“蠢材。”桓温轻蔑道,“被人当刀使还不自知。”令人松绑,“滚回羌部,告诉姚襄:桓某的耐心有限。”
姚苌踉跄离去。
孙盛急道:“纵虎归山。。。”
“关中羌氐数十部,杀之不尽。”桓温咳嗽着,“不如让他们内乱。”
三日后,姚襄暴毙的消息传来——据说是被不满其反复的部将所杀。
羌部大乱,纷纷请降。
桓温却不下令受降,反命大军急进,首扑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