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佑皇帝的临终遗言,是一个基于历史智慧的‘终极避险策略’。
两位皇帝从自身可怕的遭遇和丰富的历史知识当中,己经预见到紧握皇权不放的最终结局,就是整个皇族的覆灭。
他们留下的遗言,实质上是一个基于冷酷计算的家族生存指令:当船注定要沉时,最明智的选择不是徒劳地舀水,而是想办法穿上救生衣。
而‘禅让’,可能就是那件救生衣。
他们的遗言,是一个超越表面字意、关乎家族生死存亡的强烈求生意图。
他们看清了皇权与家族生存在末世不可兼得的残酷现实,从而劝诫继承人,在无可挽回时,应效法尧舜禅让的精神,放弃帝位以图保全宗族。
由此可见,两位皇帝都有先见之明。
说实话,天佑皇帝的遗言,再次让苏文对他刮目相看。
天佑皇帝有先见之明,让他的形象在苏文心中再次,补全了最后一块。
历史是由文官书写。
当后世人看到文官书写的史书之后,只会觉得天佑皇帝昏庸、沉迷炼丹、重用奸臣,坐视宦官专权,是个不折不扣扁平化的无能之君。
然而实际上,他隐忍。在清流专权的情况下,身为皇帝还能忍辱负重,这得需要多强大的内心才能做到?
有雄心和能力,重用陈忠良给清流文官集团予以沉重打击。
如果不是王家亲自入局,他还能坚持很长一段时间。
有敏锐的政治远见,在临死之前,说出了‘劝禅让’这句石破天惊的遗言。
禅让,可以说是皇室能够保全自身,唯一可能的出路。
当然更多的还是,他身为王朝末期皇帝的深深无奈,和无力回天感。
天佑皇帝算不上‘明君’。
但说实话。
他的能力和远见,己经超过了很多帝王,他是一个清醒的绝望者。
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天佑皇帝其实和自己前世历史上的天启皇帝,极其相似。就像高丽的恭愍王,是宋徽宗的翻版一样。
所以天启和这个世界的天佑皇帝一样,不是无能之君,只是一个绝望者。
“身为九五之尊的皇帝,临终前让继位者想法禅让出自家皇位己经非常残酷了,然而有一件事情,比这个真相更加残酷。”苏文悠悠道,“那就是——就算新皇下定了决心禅让掉皇位,也没人接。”
“大梁王朝这个烂摊子,谁接盘谁是傻子,谁接盘谁的家族会死的渣都不剩。”
“当下没有任何一家有这个接盘能力。”
“所以大梁王朝的悲剧是注定的,两位皇帝临死前是绝望的。”
“对皇室而言,这是一个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