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酉日,柔然头兵可汗派遣使者向北魏进贡,并且请求讨伐各路叛军。北魏人担心柔然反复无常,下诏以盛夏酷暑为由,让他们等待后续诏令。
北魏萧宝寅战败后,有关部门建议判处他死刑,孝明帝下诏赦免他为平民。雍州刺史杨椿因病请求辞职,朝廷又任命萧宝寅为都督雍、泾等西州诸军事、征西将军、雍州刺史、开府仪同三司、西讨大都督,函谷关以西地区都受他指挥。杨椿返回故乡,他的儿子杨昱即将前往洛阳,杨椿对他说:“如今雍州刺史人选,没有比萧宝寅更合适的,但他的副手,朝廷应派遣心腹重臣担任,怎能让他自己任命!这是朝廷考虑不周的一个失误。况且萧宝寅并不把刺史职位当作荣耀,我看他得到雍州刺史之职,异常高兴,至于赏罚行事,都不依照常规法令,恐怕他有反叛之心。你现在去京城,应当把我的意思禀报皇帝和太后,再告诉宰相,另外派遣长史、司马、防城都督,要安定关中,只需这三个人就够了。如果不派遣,必定会留下大隐患。”杨昱当面禀报孝明帝和胡太后,但两人都不听。
五月丙寅日,梁朝成景俊攻打北魏临潼、竹邑,攻克两城。东宫首阁兰钦攻打北魏萧城、厥固,也将两城攻克,兰钦斩杀北魏将领曹龙牙。
六月,北魏都督李叔仁讨伐刘钧,平定叛乱。
秋季七月,北魏陈郡百姓刘获、郑辩在西华反叛,改年号为“天授”,与湛僧智勾结,北魏任命代理东豫州刺史谯国人曹世表为东南道行台,讨伐叛军,任命源子恭接替曹世表为东豫州刺史。北魏将领们认为叛军势众、官军势弱,且都是战败溃散后的残兵,不敢出战,想据城固守。曹世表正患背肿病,被人抬出来,叫来统军是云宝,对他说:“湛僧智敢深入侵犯,是因为刘获、郑辩都是州中百姓所信服的人,作为他的内应。刚才听说刘获领兵想迎接湛僧智,距离这里八十里;现在出其不意发动进攻,一战就能击败他,刘获被打败,湛僧智自然会逃走。”于是挑选兵马交给是云宝,傍晚出城,天亮时抵达刘获军营,发起进攻,大败刘获,又全力征讨残余党羽,将叛乱平定。湛僧智得知后,逃走返回。郑辩与源子恭是亲友,逃到源子恭那里躲藏,曹世表召集将领官吏,当面斥责源子恭,抓获郑辩,将他斩杀。
北魏相州刺史乐安王元鉴与北道都督裴衍一同救援信都。元鉴趁北魏多灾多难,暗中有反叛之心,于是占据邺城反叛,投降葛荣。
己丑日,北魏宣布大赦天下。
起初,侍御史辽东人高道穆奉命出使相州,前相州刺史李世哲奢侈放纵、不守法纪,高道穆查办了他。李世哲的弟弟李神轨掌权,高道穆的哥哥高谦之的家奴控告主人(请求恢复平民身份),李神轨趁机逮捕高谦之,关押在廷尉狱。大赦令即将颁布,李神轨启奏胡太后,先赐高谦之死,朝中官员都为他哀悼。
梁朝彭群、王辩包围琅邪,从夏天持续到秋天,北魏青州刺史彭城王元劭派遣司马鹿悆、南青州刺史胡平派遣长史刘仁之领兵攻打彭群、王辩,击败梁军,彭群战死。元劭,是元勰的儿子。
八月,北魏派遣都督源子邕、李神轨、裴衍攻打邺城。源子邕行军到汤阴时,安乐王元鉴派弟弟元斌之连夜袭击源子邕的军营,没有成功;源子邕乘胜进军包围邺城,丁未日,攻克邺城,斩杀元鉴,将他的首级传送到洛阳,元鉴的姓氏被改为拓跋氏。北魏于是派遣源子邕、裴衍讨伐葛荣。
九月,秦州城百姓杜粲杀死莫折念生全家,杜粲自行代理秦州事务。南秦州城百姓辛琛也自行代理州务,派遣使者向萧宝寅请求投降。北魏重新任命萧宝寅为尚书令,恢复他过去的封地。
梁朝谯州刺史湛僧智在广陵包围北魏东豫州刺史元庆和,北魏将军元显伯前去救援,梁朝司州刺史夏侯夔从武阳领兵援助湛僧智。冬季十月,夏侯夔抵达广陵城下,元庆和献城投降。夏侯夔要把受降的功劳让给湛僧智,湛僧智说:“元庆和想向您投降,不是向我投降,我现在去受降,必定违背他的心意。况且我率领的是应募而来的乌合之众,无法用军法约束;您治军一向严明,必定不会侵犯百姓,由您受降接纳归附之人,再合适不过。”夏侯夔于是登上城楼,拔掉北魏旗帜,竖起梁朝旗帜;元庆和整理军队出城投降,官吏百姓安然无恙,共俘获男女西万多人。
司马光评论说:湛僧智真可以称得上君子了!他忘记自己长期征战的功劳,把受降的机会让给刚到的将领,知道自己的短处,不掩盖别人的长处,功成而不居,以成就国家大事,忠诚且无私,真可以称得上君子了!
元显伯连夜逃走,梁朝各路军队追击,斩杀俘获的北魏士兵数以万计。梁武帝下诏任命湛僧智兼任东豫州刺史,镇守广陵。夏侯夔率领军队驻扎在安阳,派遣别将攻克并屠杀楚城,从此义阳以北的道路就与北魏断绝了。
梁朝领军曹仲宗、东宫首阁陈庆之攻打北魏涡阳,梁武帝下诏命寻阳太守韦放领兵与他们会合。北魏散骑常侍费穆领兵突然赶到,韦放的营垒还没建好,部下只有二百多人,韦放摘下头盔、下马,坐在胡床上指挥部署,士兵们都拼死作战,没有一个不是以一当百,北魏军队于是撤退。韦放,是韦睿的儿子。
北魏又派遣将军元昭等人率领五万大军救援涡阳,先头部队抵达驼涧,距离涡阳西十里。陈庆之想迎击,韦放认为北魏的前锋必定都是轻装精锐,不如不进攻,等他们来到涡阳再说。陈庆之说:“北魏军队远道而来,疲惫不堪,距离我们又远,必定不会怀疑我们,趁他们还没集结,必须挫伤他们的锐气。各位如果有疑虑,我陈庆之请求独自前去攻取他们。”于是率领部下二百名骑兵发起进攻,击败北魏先头部队,北魏人十分震惊害怕。陈庆之于是返回,与各位将领连营进军,背靠涡阳城与北魏军队对峙。从春天到冬天,经历了几十上百次战斗,将士们疲惫不堪。听说北魏人要在梁军后方修筑营垒,曹仲宗等人担心腹背受敌,商议领兵撤退。陈庆之手持符节站在军营门口说:“我们一同来到这里,己经过去一年,耗费的物资极多。如今各位都没有斗志,只想着退缩,这哪里是想建立功名,不过是聚集起来抢劫掠夺罢了!我听说把军队置于死地,才能得以生存;必须等敌军全部集结,然后再与他们交战。如果确实想撤军,我陈庆之另有秘密诏令,今天谁敢违反,我就依照诏令行事!”曹仲宗等人于是停止撤退。
北魏人修筑了十三座城池,想以此控制梁军。陈庆之率领士兵口中衔枚(防止出声),趁夜出击,攻陷其中西座城池,涡阳城主王纬请求投降。韦放挑选三十多名投降的士兵,分别去告知北魏各营,陈庆之陈列所杀敌军的首级,擂鼓呐喊紧随其后,北魏其余九座城池的守军全部溃散,梁军追击,几乎将北魏军队俘获斩杀殆尽,尸体堵塞了涡水,所降服的城中男女有三万多人。
萧宝寅在泾州战败后,有人劝他回洛阳请罪,有人说不如留在关中,立功赎罪。行台都令史河间人冯景说:“手握兵权却不回朝,这个罪名就大了。”萧宝寅不听,他想到自己出兵多年,耗费的物资无法计算,一旦战败,内心十分不安;北魏朝廷也怀疑他。
中尉郦道元,一向以严厉勇猛闻名。司州牧汝南王元悦的宠臣丘念,弄权放纵,郦道元将丘念逮捕入狱。元悦向胡太后求情,太后下令赦免丘念,郦道元却杀死丘念,并且弹劾元悦。
当时萧宝寅反叛的迹象己经显露,元悦于是上奏任命郦道元为关右大使。萧宝寅听说后,认为是来抓捕自己的,十分恐惧,长安的轻薄子弟又劝他起兵反叛。萧宝寅以此询问河东人柳楷,柳楷说:“大王您是齐明帝的儿子,天下人都归附您,如今起兵,实在符合众人的期望。况且有谣言说‘鸾鸟生了十个儿子,九个儿子都不成器,一个儿子在关中作乱’。‘乱’就是‘治’的意思,大王您应当治理关中,还有什么可怀疑的!”郦道元抵达阴盘驿,萧宝寅派遣将领郭子恢进攻杀死他,收殓他的尸体,上表说郦道元被“白贼”(指无铠甲的农民军)杀害。又上表为自己辩解,声称是被杨椿父子诬陷。
萧宝寅的行台郎中武功人苏湛,卧病在家,萧宝寅让苏湛的表弟、开府属天水人姜俭劝说苏湛:“元略受萧衍的旨意,想除掉我。郦道元前来,事情难以预料。我不能坐等死亡,如今必须为自身打算,不再做北魏的臣子了。生死荣辱,我与你共同承担。”苏湛听后,放声大哭。姜俭急忙制止他,说:“怎么能这样呢!”苏湛说:“我全家百口即将被屠杀,怎能不哭!”哭了几十声后,苏湛慢慢对姜俭说:“替我告诉齐王(萧宝寅),齐王原本像走投无路的鸟一样前来投奔北魏,依靠朝廷给予羽翼,才得到如今的荣宠。正逢国家多灾多难,不能竭尽忠诚报答恩德,反而想趁人之危,听信路上无知之人的话,想用疲惫不堪的军队占据关中、图谋天下。如今北魏的德运虽然衰败,但天命还没有改变,况且齐王的恩德道义还没有普及百姓,人们只看到您战败,没看到您成功,我苏湛不能让全家为齐王灭族。”萧宝寅又派人对苏湛说:“我是为了活命,不得不这样做,之前没有先告诉你,是担心你阻止我的计划。”苏湛说:“凡是谋划大事,应当得到天下奇才一同参与,如今你只和长安的赌徒谋划,这有成功的道理吗?我担心您的府宅里必将长满荆棘,希望您允许我辞职回乡,或许能病死家中,在地下见到祖先。”萧宝寅一向敬重苏湛,且知道他不会为自己所用,就允许他返回武功。
甲寅日,萧宝寅自称齐帝,改年号为隆绪,赦免他的部下,设置百官。都督长史毛遐,是毛鸿宾的哥哥,与毛鸿宾率领氐族、羌族部落在马祗栅起兵抵抗萧宝寅;萧宝寅派遣大将军卢祖迁进攻,卢祖迁被毛遐杀死。萧宝寅正在南郊举行祭天仪式,即位典礼还没完成,听说卢祖迁战败,脸色大变,来不及整顿军队,就狼狈地返回城中。他任命姜俭为尚书左丞,把姜俭当作心腹。文安人周惠达是萧宝寅的使者,当时在洛阳,北魏有关部门想逮捕他,周惠达逃回长安。萧宝寅任命周惠达为光禄勋。
丹阳王萧赞(萧综)听说萧宝寅反叛,害怕受到牵连而出逃,逃往白鹿山,到了河桥,被人抓获,北魏孝明帝知道他没有参与反叛,就释放了他并安慰他。行台郎封伟伯等人与关中豪杰谋划起兵诛杀萧宝寅,事情泄露而被杀死。
北魏任命尚书仆射长孙稚为行台,讨伐萧宝寅。
正平百姓薛凤贤反叛,同宗人薛修义也在河东聚众,分别占据盐池,攻打包围蒲坂,东西勾结以响应萧宝寅。北魏下诏命都督宗正珍孙讨伐他们。
十一月丁卯日,梁朝任命护军萧渊藻为北讨都督,镇守涡阳。戊辰日,梁朝在涡阳设置西徐州。
葛荣包围北魏信都,从春天到冬天,冀州刺史元孚激励将士,日夜坚守,粮食储备耗尽,外面没有救援,己丑日,信都城陷;葛荣抓获元孚,将城中百姓驱逐出城,受冻而死的人有十分之六七。元孚的哥哥元祐担任防城都督,葛荣大规模召集将士,商议元孚兄弟的生死。元孚兄弟各自承担罪责,争相去死,都督潘绍等几百人,都叩头请求处死自己以保全元孚。葛荣说:“这些人都是北魏的忠臣义士。”于是将一同被囚禁的五百人全部赦免。
北魏任命源子邕为冀州刺史,领兵讨伐葛荣;裴衍上表请求与源子邕一同前往,北魏孝明帝下诏同意。源子邕上奏说:“裴衍如果同行,我请求留下;我如果同行,请留下裴衍;如果强迫我们一同前往,很快就会战败。”孝明帝不同意,十二月戊申日,源子邕、裴衍行军到阳平东北的漳水弯曲处,葛荣率领十万部众进攻,源子邕、裴衍都战败而死。
相州的官吏百姓听说冀州己经陷落,源子邕等人战败,人人自危。相州刺史恒农人李神神情意志镇定自若,安抚鼓励将士,大小官员都尽力防守,葛荣出动全部精锐进攻,最终没能攻克。
秦州百姓骆超杀死杜粲,请求向北魏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