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内空气仿佛凝固,卢植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
他并非惜身,而是深知,一步走错,非但不能保全刘备,反而可能将其推向深渊。
“名声!名声!”
卢植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的声响,
“玄德此举,所获声望越大,在陛下和阉竖眼中,便越是刺眼!必须找一个。。。。。。”
“一个能让陛下听得进去,又让张让等人难以反驳,甚至不愿轻易得罪的人。。。。。。”
就在思绪纷乱,几乎陷入僵局之际,
一个有些特别的身影,如同黑暗中划过的一丝微光,骤然闯入他的思绪。
那是一位女子,一位在洛阳皇室中,地位为特殊的存在。
乐安公主??刘疏君。
当这个名字浮现时,卢植紧锁的眉头微微一动,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复杂神色。
这位公主殿下,并非天子最宠爱的儿女,却有其超然独特之处:
身为陛下长女,却因生母早逝、母家势微,从不被宫中各方势力刻意针对;
性情聪慧颖悟,偶尔在与天子对答时,能以独特视角说中陛下某些不为人知的心思,
故虽不常伴驾,偶亦能进言;
其封地乐安国正在青州,若与同样在青州的刘备产生些许“交集”,可谓顺理成章;
更重要的是,她曾数次为张让、赵忠在陛下面前巧妙解围,与众常侍保持着一种微妙的良好关系。
加之,这位公主本身就对各类新奇巧技之物,向来抱有浓厚兴趣………………
卢植敲击桌面的手指蓦然停住。
他缓缓起身,走至窗边,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心中已然有了决断。
“或许。。。。。。唯有此法。”
他低声自语,声音里带着一丝无奈的决然。
在他看来,借助公主之力,虽可能减缓刘备声望积累的速度,
却能为其赢得更宝贵的平稳发展时间。
若将此犁之妙,呈于公主殿下。
言明此乃利国利民,更能充实府库之良器……………
以公主之智与趣,或会心动。
再由她寻机,以奇物进献,为父分忧之名,无意地在陛下面前提及。。。。。。
如此,既彰显玄德之功,又不露痕迹。
即便张让等人知晓,看在平日‘香火情’和此事本身或也于国用有益的份上,或许。。。。。。
便不会急于构陷。
思虑及此,卢植不再犹豫。
他回到书案前,铺开一张全新的信笺,将墨迹未干的那些各方回信小心收起。
这一次,他书写的对象,不再是各地的封疆大吏或学界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