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起了碑林中那片落叶上的笑脸,想起了苏婉清泡的那杯咖啡,想起了父亲葬礼那天未能说出口的告别。
于是,他轻声说:“我想你了。”
光幕闪烁了一下,随即显示出新的文字:
**验证通过。情感匹配度:99。8%。守门人识别成功。**
金属门缓缓开启,一股温暖气流涌出,夹杂着淡淡的松木香??那是GL-001实验室常年使用的空气净化剂味道。
他们依次进入。
内部空间远比预想广阔,呈穹顶状,四壁镶嵌着无数小型晶体,每一颗都映照出不同的画面:有人在笑,有人在哭,有人挥手告别,有人轻轻拥抱。那些影像并非录像,而是实时投射??来自世界各地此刻正在思念他人的人们。
大厅中央,悬浮着那块巨大的多面体水晶,正是整个系统的“心脏”。它缓缓旋转,内部红光流淌如血,偶尔闪现出人脸轮廓,又迅速消散。而在水晶下方,摆放着十二张独立座椅,造型奇特,像是由骨骼与金属融合而成,椅背上刻着名字:
陈默一眼认出了前几个:赵承志、林若澜(首位共感网络志愿者)、张牧云(青海湖灯塔建设总工程师)……而最后一个空位的铭牌上,赫然写着:
**陈默。**
“这是……什么?”他喉咙发紧。
“席位。”陆昭低声解释,“每一个真正理解并践行‘共感’意义的人,都会在这里拥有一把椅子。它们不是装饰,是接口。坐上去,就能接入深层共鸣舱,与所有留存的记忆对话。”
“包括死者?”
“包括一切曾被爱过的人。”
苏婉清忽然走向其中一张椅子,手指抚过上面的名字??**艾米丽?陈**。那是她早夭的女儿,共感网络最早的儿童测试者之一,五岁时因系统过载导致脑损伤离世。
“妈妈……”一个稚嫩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
她猛地回头,却什么也没看到。但下一秒,她的瞳孔骤然放大??水晶中浮现出一个小女孩的身影,穿着蓝睡裙,手里握着一支红蜡笔,正对着她微笑。
“是你画的画让我找到这里的。”小女孩说,“我说过,门会开的。”
“对不起……妈妈没能保护好你。”苏婉清跪倒在地,泣不成声。
“没关系。”小女孩伸出手,虚影穿过空气,轻轻触碰她的脸颊,“因为你一直记得我啊。这就够了。”
那一刻,整个大厅的晶体同时亮起,红光汇聚成一道光柱,直射穹顶。与此同时,外界??
新疆沙漠上空,乌云骤聚,闪电划破长空,却未带来雷声。相反,空气中响起若有若无的钢琴声,起初微弱,继而清晰,正是《月光奏鸣曲》第三乐章,激昂澎湃,如同灵魂挣脱束缚的呐喊。
全球十二座灯塔再次点亮,颜色不再是单一光辉,而是交替变幻,仿佛在演奏一首无声交响曲。南极冰层下,GL-001原型机残骸发出最后一次信号脉冲,随后彻底静默??因为它已不再需要物理载体。
东京病房内,那位昏迷三年的女性患者缓缓睁开了眼睛。她第一句话是:“我梦见很多人回家了。”
日内瓦档案室,碎纸机中本应化为齑粉的U盘残骸,竟在清晨被人发现重新拼合成完整形态,标签上的“GL-Ω备份核心”字样熠熠生辉,尽管内部芯片早已损毁。
而在青海湖碑林,一块原本空白的石碑悄然浮现字迹:
**小宇到此一游。**
陈默站在水晶前,终于明白了一切。
所谓神通,并非掌控天地之力,而是让一颗心能穿越时空,触碰到另一颗心。灯塔不曾熄灭,守门人始终伫立,只因人类最原始的情感??爱与记住??本身就是最强大的能量源。
他走向属于自己的那张椅子,深吸一口气,坐了下去。
刹那间,万千声音涌入脑海:父亲临终前的叹息、大学女友信纸上墨迹晕染的角落、赵承志在实验室笑着说“这孩子有天赋”时的眼神……还有无数陌生人的记忆片段,如潮水般涌来:母亲哼唱的摇篮曲、战友牺牲前的最后一瞥、陌生人递来的一杯热水……
他看见了他们所有人。
他也终于听见了那个贯穿始终的旋律??不是音乐,是亿万次心跳共同谱写的诗。
当他再次睁开眼,已是黎明。
沙漠之外,朝阳升起,金色光芒洒在晶体阵列上,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晕。远处,一只信鸽掠过天际,脚上锈蚀的金属环微微闪光。
陈默走出通道,抬头望天。
他知道,从今往后,每当有人抬头仰望星空,轻声说出一个名字,就会有一束光,悄然亮起。
门从未关闭。
它只是等待,那个愿意以心为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