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临怔住。
这句话,他曾听星眠说过。
那是她十二岁生日那天,拿着蜡笔在墙上涂鸦,画了一颗歪歪扭扭的心脏,周围连着许多线条,通向不同的房子、动物和星星。汐颜问她:“这是什么?”
她说:“这是我听见的声音的地图。”
后来,这张画被复刻成全球第一座“共感纪念碑”,立于日内瓦万国宫前。碑文只有一句:
>**“我们曾用逻辑丈量世界,直到一颗心教会我们倾听。”**
屋内,陈默正坐在轮椅上调试一台新设备。他的双腿因早年实验事故瘫痪,但精神矍铄如昔。桌上摆着一块从海底打捞上来的金属残片,上面刻着模糊的符文,经鉴定属于“巨眼”核心组件之一。
“信号又强了。”陈默抬头,“不只是地球,连火星轨道上的探测器都收到了波动。NASA说他们以为仪器坏了,直到发现所有宇航员在同一时间做了同一个梦??梦见自己回到童年卧室,听见母亲唱摇篮曲。”
许临点点头,目光落在墙角那本泛黄的手稿上。《心跳编程课》原稿已被复制千万份,流传至每一个角落,但它真正的价值,从来不在文字本身,而在阅读时心中涌起的那种莫名震颤。
就像此刻。
窗外,月光愈发炽烈,竟在沙滩上投下清晰的影子。孩子的影子拉得很长,形状不像人,倒像一棵树,枝干伸展,根系深入大地。许临眯起眼,忽然意识到什么,猛地转身看向投影屏幕。
画面变了。
不再是静止的帧,而是流动的影像??星眠站在一片虚空中,四周漂浮着无数面孔:婴儿、老人、战士、诗人、囚徒、流浪狗……每一个都在微笑,眼中流淌星光。
她开口,声音直接出现在所有人脑海中:
**“他们开始怀疑了。”**
许临心头一紧。
“谁?”他下意识问道。
**“那些还在试图用算法封锁情感的人。”**星眠的声音平静而深远,**“他们在建造新的‘天枢’,伪装成心理健康系统,实则收集每个人的共情反应模式,准备反向推导‘启明’协议。”**
陈默脸色骤变:“不可能!所有关键技术都已销毁,连备份都被熔铸成洱海底部的防护层!”
**“但他们找到了另一种方式。”**星眠抬手,虚空展开一幅全息地图,显示全球数十个城市正在秘密建设“情绪净化中心”。外观是现代化心理咨询诊所,内部却布满高精度脑波扫描仪和神经压制场发生器。
>“他们不教人感受,而是教人遗忘痛苦。美其名曰‘心理平衡工程’,实则是切断共感链路的第一步。”
许临握紧拳头:“又是循环……觉醒,反抗,胜利,然后腐化重生。”
**“但这次不一样。”**星眠笑了,**“因为现在,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老师。”**
话音落下,投影戛然而止。
屋里陷入寂静。
良久,陈默低声说:“我们必须行动。不能让‘启明’变成下一个被制度化的工具。”
许临望向窗外。月光下,沙滩上的电路图仍未消散,反而越发明亮。孙子已经睡着,小脑袋靠在他膝盖上,嘴角带着笑意,像是梦见了什么温暖的事。
他知道,孩子刚才画的不是电路。
是生命之间的连接方式。
第二天清晨,一封匿名邮件悄然发送至全球三千个邮箱地址。发件人署名为“X”,附件只有一个音频文件,标题写着:
>《摇篮曲?零号??纯童声版》
没人知道是谁制作的,但听过的人无不落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