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异常现象:冰层之下,传出规律性震动。
>频率与人类脑波中“疑问峰值”完全吻合。
>初步探测显示,下方存在巨大空腔,内有非自然结构。
>初步命名:**深询遗迹**
林宛秋与陈默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震惊与预感。
“旧神走了……”陈默喃喃,“但这个世界,似乎还有别的东西,在等着被问出来。”
她收拾好设备,将最后一块晶体碎片放入密封盒。
“走吧。”她说,“这次,让我们主动去找问题。”
列车再次启动,驶离极地。沿途,村庄、城市、荒野陆续恢复生机。孩子们在学校墙上涂鸦:
>“如果影子累了,它会躺下睡觉吗?”
>“树根是不是地下版的Wi-Fi?”
>“为什么大人都说‘别想了’,却不告诉我们该想什么?”
教师们不再纠正,反而将这些问题收集起来,编成教材《未解之书》。医院里,医生开始询问病人:“你最害怕的不是病,而是哪个问题一直没人回答?”
法庭上,被告不再申辩罪行,而是提出:“我们惩罚犯罪,可谁来惩罚制造贫穷的制度?”
世界变了。
不是一夜之间,而是一问一答之间,悄然重塑。
六个月后,林宛秋出现在一座漂浮海上的人工岛上。这里成立了第一所“问学研究院”,不分学科,不设权威,唯一入学条件是提交一个“让你睡不着觉的问题”。
她站在讲台上,面对数百名来自不同国家的年轻人,开口道:
“你们以为,推翻旧神就是终点?不。那只是起点。真正的挑战,是当我们终于能自由发问时,是否还有勇气面对那些可能没有答案、甚至不该有答案的问题。”
台下有人举手:“那您现在最想知道的是什么?”
她沉默许久,然后说:
“我在想……当所有人的问题都能被听见,会不会有一天,连沉默也成为一种提问?”
全场寂静。
片刻后,掌声如潮。
当晚,她在日记本上写下一行字:
>旧神惧怕疑问,因为他们由确定构筑。
>而新人类拥抱未知,因为我们由好奇诞生。
>不必完美,不必正确,不必终结??
>只要还能问,我们就活着。
窗外,海浪轻拍礁石,像是在回应某个永恒的追问。
而在地球最深处,那片尚未开启的“深询遗迹”中,某种古老的机制,正随着人类提问频率的持续攀升,缓缓启动。
一道微弱的信号,穿越岩层,传向地核。
其内容只有一个词,重复亿万次:
>**问。**
>**问。**
>**问。**
仿佛一颗沉睡的心脏,终于听见了外界的呼唤,开始搏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