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桐桐远远的看见秦岭的时候,已经是秋天了。
她驻马而立,远远的看着秦岭:河流还会有偏移,只有山脉,千万年不变的矗立着。
西岐在后世陕西宝鸡市境内,它是周国的都城。周国南界便是秦岭北麓,看见秦岭,便知周国不远了。
其境内有秦岭、有岐山,有陇山。看这山脉的走向,该是没错了。
莽问说:“女君,快到了吗?”
“快了!”四爷拿着羊皮卷绘制地图,河流走向当然有变,但是山脉没变。
丹水往上,便是商州。商州属后世的陕西商洛。
朝歌以及商朝的主要大城,几乎都在河南境内。陕西河南以潼关为界。岐山在宝鸡,商州在商洛。这两地之间距离大致五百多里路。就算是一天只走二十里,也要不了多久就能到达了。
他起身,朝西指了指,“再往前,便是若方国境内了。”说着,他便收拾羊皮卷,跟姚田抱怨,“只是丹水绵长,何时才能找到此暖玉?若让大王久等,恐大王早忘你我二人了。”
姚田:“……”
四爷唉声叹气的,一副十分后悔不该告知大**水有暖玉的事。
姚田也不免焦躁:被大王忘记,恩宠何来?
他跟着站起来:“若方国,小国而已!令他们限期寻找,量他们也不敢不从!”
四爷:“……”他嘴角翘了翘:对!我就是这个意思。
若方国并非荒蛮野人,据说,舜江若国一分为二:一半北迁幽州之地,便是后来的阴戎先祖;一半留在当地,臣服了夏。
夏灭之后,在商早期,若国亦臣服过。后因不肯上贡,便不朝商,商曾征讨,但因地势易守难攻,未胜,这便成了一方小国。也因着毗邻大诸侯周国,故而,与周国走动的更为亲近。
踏入若方国国境,自有姚田与之交涉。
大王亲遣?不是来征伐,可这也不敢大意。
允农率人迎出:“贵使前来,有失远迎!有失远迎!”
美酒佳肴,尽心款待。
四爷看向允农,此人三十来岁的样子,粗犷的很。允乃若方国国姓,原身便是作为姬昌的儿子,也没有接触过眼前此人。
酒三杯,允农就直接问:“敢问贵使,此次驾临若方,有何差遣?”
“大王听闻丹水有暖玉,特命我二人前来传旨!”
“暖玉?”允农皱眉:丹水何来暖玉?玉不在若水呀!
四爷低头看着桌上的菜肴,丹水当然无暖玉,但是帝辛为何信这里有玉呢?因为蓝田也在秦岭北麓。后来的蓝田县商洛相接。
山水同,蓝田有暖玉,那么说丹水有暖玉……有什么问题吗?
帝辛不是傻子,编造谎言也得合情合理。
而今蓝田属商,乃是商西边边陲之地。
蓝田有玉,不去征讨,跑到若方国来要暖玉?何意?
允农心中冷笑,才要发难,四爷便起身了:“国主,在下姬雍敬您一杯。”
姬雍?姬姓?
允农看了四爷两眼,端起酒杯喝了,“若方小国,与世隔绝,不知公子乃何人何职?”
“家父西伯侯。”
允农想起了,与周交易盐巴的人回来提过,西伯侯好似被儿子气的疾病缠身,“你便是那个忤逆子。”
四爷轻笑,站起来之后拍了怕姚田的肩膀,低声道:“将军稍安勿躁,暖玉要紧。您安坐,我去跟他细说。”
“小方国而已,量他也不敢如何!若是再如此不逊,太师倒是不必忍着。”
四爷一脸诚恳的接受好意,这才走了过去:“国主,可否借一步说话。”
允方观此人,当真是文弱。他便起身,侧殿走去。
四爷跟着出去,一到侧殿,他才说:“国主,在下是来求助的!我与我父之策而今已应验,天下大乱将至。我奉我父之命返回西岐,只是……大王阻挠!无奈谎称有暖玉,这才得以从朝歌脱身。而今,还请帮我除掉姚田,助我回西岐!”
允方上下打量他:“公子之言,可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