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没有似。
只是书似了喵。
也別给自己找原因了,单纯写的不行,写的大有问题。写之前就想过了。
本书创作初衷是代入新主角视角,把老书的坑给填了,让新读者也能融入进去。
想法是很美满。
起步阶段也还好,想脱离神豪流派写另外的毒瘤。写著写著问题就来了。
第一个问题:別人没看过你第一本,怎么能认知你第二本?
我以为我能驾驭的,驾驭个屁……太高估自己了。这就是在教色盲认yellow是什么顏色。甚至是ps都用上了,前面阶段我能不用就不用,能自然的写进故事最好。
字数越多,牵扯越多,牵扯多了对新读者来说就是个谜。看不懂。老读者肯定没问题。
现在给我的感觉吧。
我不是在写一本新书,而是在写一本用完激情后的老书,世界观啥的完全被困在上本书里,无法做出突破。
大家也別帮腔了。骂我两句就好。
书怎么样,数据会说话。
预期是写到五十万字,那时候日收差不多会降至低谷。
可惜是想法很美满。
十万字首秀,以为要吃一波,给我进小黑屋了。
这个写书的同僚也清楚,进小黑屋意味著什么。你是改不过来的,標准在別人眼里。
我就决定二十万字直接书测,这个写书的也清楚,番茄的书但凡有数据的都愿意在40万字书测,因为这样赚得多,数据好。
我这二十万字书测的就属於路边一条。
以为终於能吃上一波的时候,二进宫了,心情很平静,甚至有些庆幸没40万的时候书测。
数据拦腰斩后其实半个月前就来到低谷期了,以为低谷过后会往上爬一阵结果直接给我干穿。也没啥好说的。
在这里,我还是想引用上一本书我说过的一句话。
喜欢小说是一码事。
但你的喜欢不足以支撑一日三餐的时候就只能是喜欢。
饭都吃不饱了,还谈什么喜欢。
这可能都只是问题之一。
另一个不得不考虑的因素是:书完结之日,书也有可能跟著死。
可能有人觉得是我太疑神疑鬼了。
我在写什么我清楚。
(毕竟涉及资治通鑑都会被下架追回。)
要不然我就用不著角色都要匿名了。
但写的越多,损失越多,到时候我就真成贷款码字的了,我发不出声,也惹不起,只能躲著。
一號二號兔某乾脆去打打游戏,补番,把所有游戏玩了个遍,把没补的番和想重温的都补了一些,很高兴。
晚上的时候就在想。我当时一念之差放弃別的题材,写老书的后续是不是错的。
写书需要激情,所以我才需要不断的换题材去尝试合適自己的。这类书差不多也是写了一百多万字,在同类中全部的什么,但我的確把最好的激情都留给了上一本,导致无法在这本做出突破。
想到这里是惭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