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川生再满上一杯,一小口下去,抽着烟,看着窗外工厂成片,一座座烟囱高耸,哪怕是晚上,也在冒着浓浓黑烟。
更远处,被雾霾遮挡,已经看不清了。
但是,能听到叮叮当当的声音传来。
那是有新的工厂,正在修建。
在这火热的年代,每个人都怀着火一样的热情,工地上都是二十四小时连轴转,人休息,工地不休息。
工厂里,人休息,机器不休息。
杨川生就这样在阳台上待了一晚上,一包烟抽完,一瓶酒没有喝完……
因为第二天还要上班。
杨川生很想彻底醉过去。
但他不能。
杨川生还有工作。
他不想在离开之前,给车间里的同志们留下坏印象。
东方,太阳升起。
在浓重的雾霾下,像是一颗蛋黄。
杨川生掐灭最后一个烟蒂,丢在地上,用脚踩了踩。
转身进洗手间,冲了个澡,换上一身新衣服。
他的眼睛,因为熬夜而布满血丝,他的脸色有些苍白,身上还能闻到淡淡的酒气,显得有些颓废。
“早啊,杨川生同志。”
杨川生刚下楼,就有人打招呼。
“早。”
杨川生回应一声。
职工宿舍区,来来往往的都是兵工厂的同事。
大家都是脚步匆匆,大多是赶着上班。
这种忙碌而有意义的感觉,杨川生好喜欢。
在这里,他的心非常踏实。
不用担心人身安全,不用担心饿肚子,不用担心挨冻……
只要好好干活,就能吃饱穿暖住好,还能有闲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书上所说的大同世界,也不及此。
“老杨。”
脚步声响,有几个年轻人手里拿着饭盒,快步追了上来。
这是几个跟杨川生同龄的小伙子,到跟前,其中一人胳膊直接搭在杨川生的肩膀上,非常熟悉的样子。
“今天上午厂办征集第二次迁移塞外、迁移辽东的名单。老杨,咱们一起报名吧!”
“是啊,老杨。你小子重色轻友,昨天晚上我们喝酒,没找到你,你又跟小青妹子约会去了吧?”
“哈哈哈。”
大家打趣着,氛围轻松。
“我们看了昨天晚上的《今日新闻》之后,都决定报名去辽东了。”
“辽东的形势,比我们想象中要严峻。建奴残部太凶残了。辽东大开发,必须火力先行,正是咱们兵工厂发光发热的时候。咱们到辽东去,跟建奴残部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