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鹤也不知道为何,再看今天的《今日新闻》,总觉不如前两天那么让人慷慨激昂。
《今日新闻》的专题报道,依旧是开发草原丝路和开发辽东,鼓励商贾成立武装商队,建设一条从西北,经草原丝路,直达辽东的商路。
同时鼓励年轻人到塞外去,到辽东去,建设榆管区新区。
前两天,杨鹤看得心情澎湃。
今天,他总是兴致缺缺,头脑中有一道曼妙身影,挥之不去。
杨鹤自认为通晓雅乐,但那琴声和歌声,他竟是从未听过,但又仿佛有魔力一般,总是在他的脑海中反复回荡。
《今日新闻》有一条消息,倒是引起了杨鹤的关注。
榆树湾防卫团新二师出塞之后,一路北上,横扫鞑靼、瓦剌各部,已经打穿漠北蒙古,饮马北海。
留下一部人马驻守北海畔之后,兵分两路,分别北上和西进,继续为榆管区开疆拓土。
北海,即后世的贝加尔湖。
苏武曾经牧羊于此,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固有领土。
饮马北海,是多少文臣武将的梦想。
哪怕是杨鹤和洪承畴这样的士绅官僚,提起心中最崇高的梦想,“饮马北海”也绝对有一席之地。
他们毕生的崇高梦想……不,甚至不能说是梦想,只能说是理想,是只敢想一想,而不敢去追求的理想。
就这样被榆树湾防卫团,给轻松实现了。
杨鹤和洪承畴心情既是激动,又是酸涩,非常复杂。
玄天鉴中,俯瞰北海,波涛汹涌,铁驴旗子军在湖边奔驰,一面面两色旗迎风招展……
以后,这里就是华夏大地。
榆树湾防卫团所过之处,用枪炮开路,为榆树湾的犁谋取到足够多的土地。
北海边,大片牧场和土地,等着人去开发。
北部大开发,已经提上日程。
草原丝路、塞外大开发、辽东大开发、北部大开发……
榆管区的建设轰轰烈烈,到处都需要人手,到处都需要资金。
以前大明遍地流民,人多到没事可做,没地可种,饿殍遍地;地主富商手里的银子多到浇筑成银冬瓜,埋在地窖犁。
现在,人力成了最宝贵的资源。
到塞外去,到辽东去,到北部去,到榆树湾和老百姓需要我们的地方去!
口号听起来就让人攒劲儿,热血沸腾。
杨鹤和洪承畴都知兵,他们心里有一副舆图,跟《今日新闻》上展示的那副新一师、新二师行军舆图稍加印证,立刻倒抽一口冷气。
榆树湾防卫团在北边和东边打下的领土,已经接近元鼎盛时期的边界。
如果新一师和新二师按照行军路线,继续向前推进,都将达到无人之疆域……
在杨鹤和洪承畴眼中,那些地方,都是寸草不生的蛮荒之地,人力所不及。
不知道榆树湾为何如此执着,要派遣精兵前去占领,而且在《今日新闻》和《榆树湾日报》这等媒体上大肆宣扬,仿佛那是极为荣耀的事情,是造福后代的德政。
“劳民伤财,占领不毛之地,而不得回报,长此以往,必成拖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