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
林娘子这么聪慧,林公子只能检讨自己刚刚打错了,忙伸过手去,在拍打的部位轻轻的揉搓了几下。
林娘子强忍身体的异样,拧着眉头细细的思索着。
这可是林洛第一次找她出主意。
再说,自己这种身份,将来能不能入林家的门,还得看两个主母的意思,一定要想一个周全的办法。
“奴家有上中下三策,公子想听哪一策?”
“废话。”
揉搓的手又变成了板子。
“吃吃··”,林娘子先掩鼻笑过,这才笑容一收,正色的说了起来。
“下策,则是不管郡主和晋王爷的想法,首接请了圣旨来。当然,我估计皇上也得考虑晋王和郡主的情绪,故而下策最不足取。”
“中策,则是找一身份贵重,最好是与你们两家毫无瓜葛的人来劝说。但这事儿肯定会得罪晋王爷和郡主,所以得找到与王爷身份相若,不怕王爷翻脸的人来,公子再许以重利,或许可成···”
“而上策,自然是让郡主自己意识到,然后亲自为公子和温娘子牵线搭桥,而公子正好可顺水推舟,勉为其难···”
林洛陷入了沉思。
下策确实只是听听就完了。
兼祧是民间的做法,自己的大伯和温院正又不是什么太重要的人物,宫里肯定不会下圣旨,不反对就是最大的支持了。
再说,郡主那也是太后的亲孙女儿,晋王府这边儿如果没说通,甚至如果晋王府不主动表示出来,估计宫里都不会点头。
中策倒是听起来还有点儿靠谱,问题是肯出面干这件事儿又能跟晋王齐头并肩的,要么自己的舅公颜大儒,要么自己的舅舅永平侯卫西丰。
这俩亲戚不用看就是屁股坐偏的人,他们去劝能起到效果么?
至于其他的人,扬州这边儿就只有庞太师,可即便是大伯的中进士时的座师,人家会趟这浑水么?自己又得付出什么代价?
最好的方法自然是上策。
但这听起来似乎更难。
而且祖母过年就要进京,时间很紧张了啊。
看林洛皱着眉头拿不定主意,林娘子眼珠子一转。
“公子,你若相信奴家,不如找个机会,把郡主引来硕人馆,让奴家帮公子旁敲侧击一番···”
“哦?你准备如何做?”
“奴家准备···”
“晋王爷与王妃成婚二十余载,才只得了郡主一个孩子···”
“奴家便只当是闲聊···”
“若公主有所意动,奴家再跟公子商量下一步如何来做,好不好?”
林洛听林娘子一步一步分析,从晋王府的子嗣入手,连哄带骗,连蒙带诈,先把郡主不利子嗣的帽子给她带上,接着再批判一番过继的害处,偷摸加两句兼祧的好处。
在郡主心里种下一颗种子嗒啦嘀嗒啦···
“嗯,不错,听起来可行。姐姐若能把此事帮我办成,等将来我必想办法纳姐姐入府。”
林娘子心中一喜,立刻痴缠了上来。
“爷,奴家又有力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