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找个木匠,给我打个精致的盒子···”
“祖母,这是第一块儿,您留着用吧,太后那边儿,等将来他们再烧出来无色琉璃了,我再让人做一块儿就是了。”
林洛劝道。
“就是第一块儿,送给了太后,才显得我们的心意。”
老夫人白了林洛一眼。
知道林洛的心意,不过送给太后的礼物,还是得送的不能让人有机可乘才好。
“得,您说的对,那我找个木匠去···”
···
老太太说出了准备年底去见太后的话,林洛觉得自己肩头的压力忽然间加重了。
原本还觉得还有时间,起码到自己行冠礼还有一年多呢,慢慢的想怎么跟静乐郡主提这事儿就行了。
老太太一提醒才想起来,这古人成个亲无比的麻烦,三书六礼都得走完了才行。
操,如今,自己也是古人了···
一人计短,二人计长,这事儿,还是得找个人给自己出出主意才行。
眼看着就要到十一月初九了,林洛决定回扬州一趟。
一方面给郡主送那两副作为礼物的墨镜,另外,自己给温仪宁准备的礼物,也得单独送去。
自己单独送给温娘子的礼物,林洛最后选择送一套工夫茶的茶具。
大周喝的虽然也都是炒茶,但用的都是盖盏首接冲泡,据林洛了解,还没有形成功夫茶这一流派。
不过林大少自己也不了解工夫茶有什么精神内涵,除了觉得那些茶艺师泡茶的动作十分赏心悦目之外,就是觉得这样冲泡出来的茶似乎更加好喝。
按照自己印象中的形状,林洛让人制了一套工夫茶的茶具,茶壶、盖碗、公道杯、品茗杯、闻香杯···,大大小小二十多件,还有茶托,茶夹,茶针,茶盘、茶洗、泥炉等一系列配套的物件,同样让木匠打了一个精致的盒子,里面衬上细绒布,把这些茶具分门别类的放了进去。
东西己经备好,怎么发扬工夫茶的文化内涵,就让温仪宁这个才女自己去发挥吧。
十一月初六,林洛告诉了颜老夫人一声,坐着马车回到了扬州。
马车的减震设备还是没弄成功,这涉及到材料学的发展(说人话就是铜合金或者高碳钢的生产成功),不过林洛让人把马车的车厢改进了一下,制成了悬挂式车厢,就是在马车的底盘西角加固,然后在上面挂了一张网,在网的上面铺上板子。
经过多次调试,终于达到了林洛想要的效果,行驶中不像乘船那么忽忽悠悠,但又能有效的减轻车轮传来的震动。
林洛又在车厢里摆上藤编的沙发,终于可以舒舒服服的坐车了。
回到扬州,先去了林娘子那里。
离开这么久,他也十分想念林娘子的SPA了,顺便问问她的硕人馆如今有多少的客户了。
刚好这次回来,没让大丫鬟跟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