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康城城墙巍峨,朱雀门下车水马龙。
刘裕勒马远眺,都城气象万千,却隐隐感到无形杀机。
“来者可是刘裕将军?”一青衣小吏迎上前道,“下官中书省通事舍人王诞,奉谢相之命特来相迎。”
刘裕下马还礼:“有劳王舍人。”他记得刘穆之的提醒:王诞出自琅琊王氏,与王国宝同宗却不同支,可稍加留意。
入得城中,但见坊市繁华胜于京口数倍。
然而细观之下,流民乞丐随处可见,显是孙恩之乱的遗祸。
王诞忽低声道:“将军,昨日朝会,王国宝当众斥你‘穷兵黩武,邀功市恩’?”
刘裕面色不变:“刘某一心为国,是非功过,自有公论。”
王诞眼中闪过赞许:“谢相也是此意。但今晚宫中夜宴,将军还需谨慎——有人备了‘厚礼’相待。”
至驿馆安置毕,忽有客来访。
门开处,一锦衣男子含笑而立:“德舆兄,别来无恙?”
刘裕怔住——来人竟是当年同在刁逵府中为吏的旧友刘毅!
不同的是,如今对方己是光禄勋属官,俨然朝中新贵。
“彦达兄?”刘裕惊喜相迎,“何时来的建康?”
刘毅叹道:“自刁府散后,我便来京谋职。倒是德舆你,如今名震江东了!”言谈间却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酸意。
叙旧片刻,刘毅忽道:“今夜宴无好宴。王国宝买通乐府歌伎,欲以‘僭越’之名构陷于你。不如称病。。。”
刘裕打断:“避得一时,避得了一世么?”
送走刘毅,刘裕取出老道士所赠锦囊,内仅三字:“击鼓传花”。
思索良久,他召来亲兵密语几句。
亲兵领命而去。
酉时三刻,宫门洞开。
刘裕一身戎装赴宴,在珠光宝气的群臣中显得格外扎眼。
“哟,这不是我们的大英雄吗?”阴阳怪气的声音传来。
王国宝摇着麈尾走来,左右簇拥着几个门阀子弟。
刘裕躬身:“王大人。”
王国宝冷笑:“刘将军好大威风!着戎装赴宴见宰相不拜,见天子不跪,莫非欲效桓温故事?”
此言恶毒,首指刘裕有谋逆之心。
刘裕却淡然道:“古制:武将可以着戎装觐见天子。王大人熟读经典,竟不知此制?”
王国宝噎住,周围传来窃笑。
此时钟鸣磬响,天子驾到。
宴席既开,歌舞升平。
酒过三巡,果然有歌伎献舞,曲词隐射边将拥兵自重。
王国宝频频目视刘裕,却见他恍若未闻,只专注案上炙肉。
突然,乐鼓声变!
一队北府军士竟闯入殿中,为首者高举战鼓:“京口将士献捷,为陛下助兴!”
不等众人反应,军士们击鼓而歌:“江涛涌,战旗红,北府儿郎斩孽龙。。。”
竟是刘裕改编的军歌!
天子拊掌笑道:“好!朕早闻北府军军歌雄壮,果然如此!”
刘裕离席奏道:“臣请以此歌代旧乐,扬我军威,震贼胆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