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禀东家,学生赵仁信,字子言。”一名师爷上前拱手行礼,然后介绍自己。
“学生杨景辉,见过东家。”
“学生孟星辰。”
“学生康祝圣。”
……
这群高等职业技术毕业生,不,是绍兴师爷一一介绍了自己。
“嗯。”苏文只是淡淡的点头,“你们以后就跟着本官吧。”
说完不再多言,迈步离开施工地。
“请问东家,想让学生等担任哪种师爷。”赵仁信开口询问。
“不急。”苏文语气平静如水,“你们先跟着本官一段时间熟悉一下再说。留下七个人跟着本官,其余人等跟着冯大人。哪些人跟本官,哪些人跟冯大人,你们自行商议。”
“遵命。”
人群面露喜色。
跟着苏文的很开心,毕竟他是东家正主儿,还是金科状元。
跟着冯良才的也觉得不亏,毕竟他是阁老身份,当世大儒。如果能得到他的指点,将会受益终身。
二者他们跟着谁都是一种荣耀。
这也是他们抢着要来翼州的原因。
一行人返回州府,走进东城门。
“东家,学生刚才看到有很多百姓在那里大兴土木。”杨景辉开始发挥师爷的作用,“如此大的工程必然劳民伤财,如果传扬出去,对东家爱民如子的名声不利。东家是状元身份将来进入朝堂前途无量,翼州只是主公暂时任职的地方,不必给别人留下话柄。”
“这里的情况和你们在书上学的不一样。”苏文淡淡的道,“等你们全部弄清楚了再提建议不迟。”
这些人初来乍到对翼州的情况一无所知,还以为苏文大兴土木只是在给自己修豪华府邸。
当然,苏文确实也修了。
以为苏文到翼州这个偏远地方任职,只是为了将来的升迁刷政绩。
也不能说他们智商不够,只能说他们的思维还停留在古代模式。
再聪明的古人,也想象不出苏文会把翼州当大本营。
更加无法凭空想象出,苏文治理翼州用的一系列现代经济手段。
古代的枭雄,打打杀杀只是次要,更多的是经济建设。
没有那么多的大纛前压,更多的是领地内的钱粮、赋税、百姓。
比如曹操做的更多的,其实是在北方推行屯田恢复了经济,整顿吏治改善了民生,还有促进了文化复兴和民族融合。
“学生遵命。”听苏文如此说,人群纷纷应诺。
……
“老爷。”此时,一名中年汉子急匆匆的来到人群面前,向冯良才行礼。
然后目光看向人群。
冯良才把目光看向苏文,询问意见。
“有什么话就在这里说吧。”苏文表示不必避讳眼前这群师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