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个例的成功是建立在地基宽大的基础上。”
“如果用石块做地基而不是三合土地基的话更好,但石块的开采和运输成本太高。因此有限的石材,要用到木柱下面作为柱石和阶条石。翼州地理大部分是平原地区,只有中部有一座高山天柱山。如果全部都用石材做地基的话,估计山都要挖塌。”
“想要将石块从天柱山运过来,成本会高的可怕。”
带着人群顺着泥土斜坡走了下去。
工人们见到一位身穿青色官服头戴官帽的年轻官员带着一干随从过来,立刻放下手中的活,整整齐齐的跪在苏文面前向他参拜:“草民见过老大人。”
人群对苏文的感激和下跪是发自内心的,和之前的摄于权势完全不一样。
因为苏文带给他们的好处是看得见的。
先是开仓平粜卖给他们平价米,接着大兴土木给他们赚钱的机会。他们己经拿到了两次工资,如今每天能吃饱饭了,家里粮食不但充足,还有余粮。
不但有余粮,兜里还有铜板,可以买点肉给孩子买新衣服。
虽然苦点累点,但和之前吃不饱甚至饿死相比,简首有天壤之别。
人群都不傻,谁对他们好他们都知道,内心就感激谁。
现在的生活和之前的生活相比,苏文的新政和之前官吏的政令相比,其中的差距人们都有切身体会。
虽然他们不懂政治,不懂经济。
但他们懂自己的米缸和口袋。
“诸位乡亲平身。”苏文抬了抬手,示意人群起来,“地上凉。”
仅仅是地上凉三个字,就让一些人群感动的想要流泪:别看苏大人这么年轻,年龄是儿孙辈,然而当官的他却实实在在的像大家的老父母。
居然考虑到了地上凉!
也只有父母才会如此关心自己的子女,子民两个字的含义,我们今天算是第一次体会到了。
想想之前的官吏,他们从来没有把我们当人!
不对,之前的官吏是把我们当爹!而他们只是三岁以下的小孩。不但无休止的向父母索要吃食,什么事情都不干还很任性,不讲道理。
“翼州的子民们辛苦了。”
“回禀大人,我们不辛苦。”人群纷纷说道,现在听到子民两个字,他们感到尤为亲切,其中一名汉子还攥着拳头向苏文展示力量,“我们现在能吃饱饭,就有的是力气。”
“你们修建的这个地基大约多久能完工?”苏文问了一个现实的问题。
“地基的深度是六尺,估摸着大约一个月完工。”工头上前回禀道。
“嗯,地基一定要打好,千万不要偷工减料。”苏文道,“地基是修房造屋的基础,如果将来地基塌了本官是要追责的。”
“草民岂敢做这种恶事。”工头连连道,“房屋是官府修建的,就算借草民一百个胆子,草民也不敢。”
“况且,老大人对我等草民的恩情……”
“如果我等还偷工减料,岂不是连猪狗都不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