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州的经济内循环的消耗分两个部分,纯消费消耗和基建消耗。却创造出了最大的财富,百姓的安居乐业和将来的经济繁荣。
或许有人觉得它只是一个经济的内循环。
其实不是,它是一个通过投资和刺激消费,将静态的存量财富转化为动态的资本,从而激发和创造新价值的增长型循环。
稍微有点现代经济学常识的人都懂:金钱的每一次流动,都会产生价值。
此外,翼州的建设速度以及将来的经济发展速度,将是飞速的,前所未有的。
此速度,就连在前世的二十一世纪都无法复刻。
二十一世纪的人己经实现温饱,对于粮食没有迫切的需求,而古代却是粮食紧缺,百姓对粮食的刚需是救命级别的,是刚需且迫切。
所以苏文可以通过卖粮食,实现大部分资金的回流,资金周转率最大化。
二十一世纪的房屋建设己经到了过剩的地步,而古代的修房造屋才连起步都没有。从而实现劳动机会成本最低,投资乘数效应最大。
正因为有这两个原因,才会让翼州的发展速度,任何时代都比不上。
甚至达到经济腾飞和发展的极限速度。
至于如何从吃老本转化到能造血,苏文早就想好了。不是在优先建设商业区吗,到时候发展海外贸易,就能实行可持续经济。
当前的大梁王朝是在禁海,海外贸易还是一张白纸。
到时候只有翼州一个地方在搞海外贸易,简首就相当于一个人到无人看管的金山里面捡黄金。
所以这场博弈中最大的输家是士绅阶层。
甚至是整个落后的集权经济。
是苏文用现代经济学只是,对古代经济的一次降维打击。
“穿越到古代,在文化上,我用千年诗词歌赋的沉淀对你们进行降维打击。”
“在经济上,我用现代经济学对集权经济展开降维打击。”
“古代王朝的经济模式,与其说是农耕经济,不如说是集权经济更合适。”
“农耕只是它的表面,集权才是古代经济的内核。”
“同样,所谓农耕文明也非农耕文明,而是集权文明。看看那些史书吧,有多少个字是描写农耕的主体——农民的?如果真是农耕文明,农民应该在主人公才对。古代的史书,都是集权者的独角戏,王侯将相的家谱和兴衰史。”
“在思想上我用人文精神,对野蛮血腥展开降维打击。”
“全方位的降维打击,如果你是古代士绅,请问你如何接招?”苏文脸上浮现出一抹笑容,“当然,展开这些降维打击的基础,是我手底下有一群兵。”
从一开始就培养燕云十八骑,到现在坐拥六千兵。
这一步才是在古代实现生存下来,并多方面降维打击他们的基础。
等以后坐拥三万兵,都完成精锐训练之后,我甚至可以号称拥有十万大军。
士兵作战要配备后勤兵,本土作战一名战斗兵至少配一名,远征的话比例是一比二,骑兵的配置比例甚至高达一比五,拥有三万精锐号称十万大军完全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