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致远接过纸巾擦干净手,点头道:“有把握!就是名次不好说——古代的天才太多了,我这三年算开了眼。”
他想起这几年的见识,忍不住吐槽:“真就过目不忘起步!七岁写诗都算普通的,我还见过一个九岁就能写赋的,辞藻比我这个‘现代大学生’都好,真是离了大谱!”
凌华听着也觉得惊讶:“这么厉害?”
“可不是吗?也就我的理解能力好,自制能力也比较好,再加上算数也算加分,要不然……”苏致远猛摇头。
又忍不住抱怨那些小说骗人。
好多科举小说男主都靠写话本赚钱。
苏致远最初也是这么想,直到——他开始正式读书习字。
苏致远想捶地板,“我现在每天上课就需要三个时辰,作业还得一个时辰,预习还得半个时辰,每天练习大字还得一个时辰,再加上每天至少六个时辰的睡眠吃饭时间,半个时辰的锻炼时间,哪儿还有时间去写话本啊!”
一天天的,他光读书习字就已经用去了绝大部分时间,仅有的空闲时间还得分给家人呢!
凌华拍拍苏致远肩膀,一脸同情。
这可怜的孩子,刚刚脱离高三生两年时光,就被迫再度回去了,这一次,显然至少得坚持个十年八年的才行了。
苏致远本人倒挺看得开,“挺好了,甭管古代现代,读书都是出人头地,最好的一条路了。”
两人坐在休息区,又闲聊了会儿古代的私塾生活——苏致远吐槽先生的戒尺太严,又笑说同窗里有个小胖墩总偷藏点心给他分,凌华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插两句嘴,气氛格外轻松。
聊着聊着,苏致远忽然想起什么,眼睛一亮,从随身的布包里掏出一个巴掌大的木盒,笑眯眯地推到凌华面前:“凌华大哥,我这次来,除了报喜,还给你带了个礼物。”
凌华好奇地打开木盒,里面铺着一层软绒布,放着一个紫褐色的紫砂壶——壶身圆润,壶嘴小巧,壶盖上刻着淡淡的竹纹,表面泛着温润的包浆,一看就是用了些年头的老物件。
“这是……紫砂壶?”他拿起壶掂了掂,入手沉甸甸的,手感细腻。
“正是!”苏致远笑着点头,语气轻松,“放心,不是什么贵重东西,也就多半个玻璃球的价。”
“多半个玻璃球?那也得十几两银子了。”凌华心里一算,瞬间皱起眉头。
他记得苏致远说过,他们一家三口一年的生活费也就二两半银子,十几两相当于六七年的开销,对苏家来说绝不是小数目;而且现代的古法紫砂壶价格高昂,打底都是七位数,好的甚至能到八位数,这份“礼物”实在太重了。
他放下紫砂壶,语气认真:“致远,这东西太贵重了,你还是拿回去吧——你家日子刚好转,这笔钱留着给家里用,或者买些读书用的东西,比给我送礼物强。”
苏致远见状,连忙摆手:“凌华大哥,你别这么想!这都是我心甘情愿的。你帮了我俺么多,咱们这算是‘各取所需’,没什么谁占谁便宜的。”
见凌华还是皱眉,他又笑着补充:“要是你实在觉得过意不去,下次多给我弄点好东西不就行了?比如能换钱的、又不惹眼的,这样我也能给家里多赚点,咱们这不就扯平了?”
凌华看着他真诚的眼神,心里的纠结渐渐散去,他点了点头:“行,那我收下了。下次你要什么,只要我这儿有,都给你留着。”他想了想,忽然眼睛一亮,“对了,这次给你拿几个小镜子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