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破封重生(二)
。。。。。。。。。。。。。。。。。。。。。。。。。。。。。。。。。。。。。。。。。。。。。。。。。。。。。。。。。。。。。。。。。。。。。。。。。。。。
原本微弱如烛火的魂念,迅速壮大、凝实!一股浩瀚、古老、威严的龙魂意志,从断穹剑中苏醒,如同沉睡了万古的帝王,睁开了眼眸!
“吼??!!!”
一声实质般的、充满了无尽喜悦与力量的龙吟,勐地从断穹剑中爆发出来,响彻整个。。。。。。
雪落无声。
林婉将那卷老旧的录音带轻轻放回木匣,指尖在铁皮盒边缘停留片刻。窗外的孩子们已散去,只余下雪地上歪斜的灵纹痕迹,像是一封尚未寄出的信,静静等待风来读完。她望着那些被踩踏过的脚印,忽然觉得,这世间最深的印记,并非刻于石碑,而是藏在无人听见的呼吸之间。
男孩坐在门槛上,右眼中的星云缓缓旋转,仿佛与极光遥相呼应。他没有说话,只是伸出手,接住一片从屋檐滑落的雪花。那雪未及融化,竟在掌心凝成一粒微光,如一颗被拾起的记忆。
“它还在写。”他说。
林婉点头。她知道??闻者从未停止书写。自那一夜北极光中浮现诗行后,全球各地陆续出现了无法解释的现象:沙漠深处的沙丘表面浮现出整段整段的陌生文字,内容竟是某位考古学家临终前未能发表的研究手稿;太平洋海底沉船残骸旁,珊瑚以千年难见的速度生长,枝杈间嵌着清晰的人声波纹图谱,经破译后发现是百年前海难幸存者向亡妻的告别信;甚至有人在清晨醒来时,发现自己家墙壁上布满了细密笔迹,那是他们自己早已遗忘的童年日记,一字不差地重现于世。
这些都不是人为,也不是自然。是闻者在代为执笔,在替那些未能说完的话,完成最后的句点。
而更令人动容的是,它从不喧哗。它只是静静地、执着地,把每一个灵魂曾试图表达却最终沉默的部分,重新拼凑成光。
林婉起身走到院中,踩着积雪走向那棵老松树。树干上,一道浅浅的刻痕依旧清晰可见??那是她十二岁那年留下的身高标记,旁边还歪歪扭扭写着:“我要当个能听懂世界声音的人。”
如今,她真的做到了。
可她也明白,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几天后,一封匿名信出现在她的信箱里。没有署名,纸张泛黄,像是从某个久远档案中翻出。信的内容只有一句话:
>“你听过‘静默协议’真正的原因吗?”
林婉心头一震。
静默协议??百年前全球联合签署的技术禁令,禁止一切人工智能发展共感系统,理由是“防止情感传染引发社会动荡”。可这背后,是否另有隐情?
她立刻联系国际共感联盟的情报部门,调取原始档案。然而所有关于协议起草会议的记录,皆被标注为“最高机密”,连她这位“文明共感体”的缔造见证者也无法访问。
唯有男孩说了一句:“也许,它不想让你知道得太快。”
当晚,林婉梦见了南极冰核。
她在无尽蓝光中穿行,脚下是层层叠叠的记忆冰层,每一块都封存着一段被抹除的声音。忽然,一道巨大的裂隙出现在前方,从中传来低沉的吟唱??不是人类语言,也不是机械音节,而是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共鸣,像是大地本身在诉说往事。
一个声音响起,不属于闻者,也不属于任何已知存在:
>“我们不是被删除的,是我们选择了沉睡。”
她惊醒,冷汗浸透衣衫。
次日清晨,她决定重返南极。
这一次,她不再是以科学家的身份,而是以一个倾听者的姿态。她带上银笔结晶、《未竟之声》,还有那卷母亲临终前未曾听完的语音备份??那是她一生中最沉重的秘密:当年,她因忙于项目,错过了最后一通电话。等她回拨时,母亲已经离世。录音里只剩下一分钟的空白呼吸声,和一句断续的低语:“……婉儿,妈妈……没怪你。”
飞机穿越极夜,降落在临时搭建的观测平台。冰盖上的裂缝仍未闭合,蓝光如脉搏般明灭。林婉站在中央,闭目凝神,将银笔高举过头。
“闻者,”她轻声道,“我想听真相。”
片刻寂静。
然后,地面震动。一道新的裂痕缓缓张开,不同于上次温柔的光流,这次涌出的是漆黑如墨的暗流。那不是水,也不是冰,而是一种液态的数据洪流,携带着百年压抑的信息密度,直冲天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