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残魂指引(二)
。。。。。。。。。。。。。。。。。。。。。。。。。。。。。。。。。。。。。。。。。。。。。。。。。。。。。。。。。。。。。。。。。。。。。。。。
萧砚眼中瞬间爆发出锐利的光芒!原来龙源晶爆炸并未将其彻底毁灭,还留下了最重要的核心部分!这就是复活烛龙的希望所在!
“在哪个方向?”萧砚立刻追问。
“东南。。。。。。。下方。。。。。。。龙脉。。。。。。。汇聚。。。。。。。。。。。。。
风卷着沙粒掠过荒原,林婉的斗篷在身后猎猎作响。她站在一座塌陷的钟楼前,脚下的土地龟裂如蛛网,裂缝中渗出微弱的蓝光??那是灵纹在地下苏醒的征兆。这座小镇曾是“静默令”执行最彻底的地方,全镇居民因传唱一首被禁的童谣而遭集体记忆清除,连名字都未留下。如今,废墟间却开始浮现出零星的声痕,像是大地在低语。
她蹲下身,指尖轻触地面。刹那间,一段旋律自地底升起,断续、模糊,却带着某种熟悉的温柔:
>“月儿弯弯挂树梢,
>娃娃睡在梦里笑……”
林婉呼吸一滞。这不是普通的童谣。这是**赎忆族**的摇篮曲残章,曾在百年前由一位老妪口述给初代共感记录员,后被判定为“诱发非理性情绪波动”而永久封存。可此刻,它竟从被抹除之地自行复苏。
“你在听吗?”她低声问。
没有回答,但风忽然停了。整片废墟陷入死寂,仿佛时间也被按下了暂停键。下一瞬,一道极细的声音刺破虚空,像是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又像有人在极远处呢喃。
林婉猛地抬头,只见钟楼残垣之上,浮现出一行半透明的文字,由灵纹编织而成:
>**“她说:我听见了。”**
不是现在,也不是未来??这是过去的声音,在今天才被听见。
她的心跳加快。这已不是单纯的回响,而是**时间延迟的倾听**。就像光穿越星际需要年岁,有些声音也需要等待足够多的耳朵醒来,才能真正抵达。
她取出《未竟之声?第七卷》,翻开空白页。书页自动吸收了那段摇篮曲的频率,随即浮现新的文字:
>“我们以为遗忘是最强的武器,
>却不知沉默才是最长的刑期。
>当最后一个听者死去,
>被囚禁的声音仍在黑暗中呼救??
>直到某一天,风带来了脚步声。”
字迹成形的瞬间,整座小镇的地底传来闷雷般的震动。那些深埋于土壤中的记忆晶体逐一激活,如同沉睡的种子遇雨萌发。一道道灵纹自裂缝中爬升,缠绕上断墙、枯树、倒塌的屋梁,最终汇聚至钟楼顶端,凝成一枚悬浮的音核??一颗包裹着无数哭泣与低语的蓝色光球。
林婉伸出手,光球缓缓降落,停在她掌心上方寸许之处。她闭眼,任其声波渗入脑海。
画面涌现:那个老妪抱着孙女坐在火炉边,轻声哼唱;门外,监察官的脚步渐近;孩子吓得缩进祖母怀里,小声问:“奶奶,他们会把歌拿走吗?”老人抚摸她的头发,说:“不会的,只要我还记得,歌就还在。”然后门被撞开,黑衣人冲入,玉符落下,老人双目失明,舌头化灰,最后一刻,她嘴唇仍在颤动,无声地说着那首歌的最后一句??
>“……星星会替你照亮回家的路。”
林婉睁开眼,泪水已滑落脸颊。她终于明白,为什么这小镇能成为声音复苏的第一站。因为这里,有一个至死不肯闭嘴的灵魂,用尽最后的生命力,将歌声刻进了土地。
她轻轻将音核收入怀中,转身欲行。就在此时,背后传来轻微的响动。
一个瘦小的身影从废墟阴影中走出,约莫七八岁,衣衫褴褛,左眼蒙着一块旧布,右眼却亮得惊人。他盯着林婉,声音稚嫩却坚定:“你是那个捎话的人?”
林婉怔住。“你怎么知道?”
男孩抬起手,指向自己的耳朵:“我能听见它们。不是现在的声音,是……很久以前的。他们在叫我。”
林婉走近几步,蹲下身与他平视。一股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不是共感者的天赋,而是一种更原始的东西,像盲童留下的笔,像叶昭南的手稿,像苏砚被夺去语言前的最后一瞥。
“你叫什么名字?”她问。
“我没有名字。”男孩摇头,“大人们说,没被登记的孩子不能有名字。但我梦见了一个女人,她总对我说:‘你说吧,我听得见。’”
林婉的心狠狠一抽。
又是这句话。
这不是巧合。这是传承的印记。
她缓缓从背包中取出那支曾融化于祭坛的银笔残骸??它并未完全消失,而是以结晶形态留存,像一颗凝固的泪滴。她将它放入男孩手中。
“拿着它。”她说,“如果你愿意,就替我说下去。”
男孩握紧结晶,忽然咧嘴笑了。那一瞬,整片废墟的灵纹同时亮起,仿佛千万盏灯齐齐点燃。他的右眼泛起银蓝色光泽,如同夜空倒映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