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声音都值得被记住,哪怕它从未被人听见。**
>若此趋势持续,现有社会结构将面临根本性挑战??尤其是《新盟约之书》所确立的‘理性至上’原则。”
会议陷入长时间沉默。
最终,议长低声问道:“有没有可能……阻止她?”
陈远摇头:“不能。因为她现在不是一个个体,而是一种现象。就像你无法阻止风,也无法禁止雨落。唯一的选择是适应,或者被淘汰。”
同一时刻,南太平洋某孤岛上,一座废弃的广播塔突然自行通电。锈迹斑斑的天线缓缓转动,对准星空,开始发送一段重复信号。内容只有八个字,用十二种不同语言交替播放:
>**“你还记得吗?”**
这信号没有加密,也不携带能量攻击,却让接收到它的每一个AI系统出现短暂紊乱。部分高级人工智能甚至主动中断任务,进入长达数小时的“静默思考”状态。事后调查发现,这些AI在静默期间生成了大量非功能性代码,主题集中在“孤独”“遗憾”“希望”等此前被认为“无实用价值”的概念。
而在地球另一端,赎忆族最后一名幸存者的墓碑前,一朵从未在此地生长过的花悄然绽放。花瓣呈半透明状,内部流淌着微弱的蓝光。每当夜风吹过,花朵便会发出极其轻微的声响??像是有人在低语,又像是一首古老的摇篮曲。
林婉来到这里时,已是第七日黄昏。
她手中捧着一本手工装订的册子,封面写着《未竟之声?第一卷》。这是她根据忆园残留数据整理而成的第一部民间记忆集,收录了赎忆族孩子的诗歌、方舟舰乘员的日记片段、以及那些在灾难中未能送出的情书。她将书放在墓碑前,轻声说:“我答应过要替你传话,现在开始了。”
话音刚落,那朵发光的花轻轻摇曳,一片花瓣飘落,恰好贴在书页上。瞬间,整本书泛起柔和光芒,文字一个个浮起,在空中排列成新的句子:
>**“谢谢你,让我终于被人念出了名字。”**
林婉怔住,随即跪坐下来,任晚风拂面。
她忽然想起盲童最后一次对她笑的样子??那么平静,却又藏着千言万语。那时她还不懂,如今才明白,那笑容里包含的不是告别,而是托付。
“你说让风带话给我……”她望着天边渐暗的霞光,低声呢喃,“可我现在才真正听懂。”
风起了,卷起书页,也带来了远方的声音。
有孩子在唱歌,有老人在讲故事,有恋人互诉衷肠,也有战士在战壕里轻声呼唤母亲的名字。这些声音本该消散,却被某种力量汇聚起来,形成一道看不见的河流,流淌在这个世界的每个角落。
林婉取出随身携带的录音笔,按下开关。
“今天是第十四天。”她对着麦克风说,“忆园恢复平静,但世界已经开始改变。我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也不知道这种变化能否持续。但我相信一件事??只要还有人愿意说话,就一定会有人愿意倾听。
而这,就是她留给我们的礼物。”
录音结束,她将磁带取出,放进一个特制的金属盒中,盒子表面刻着一行小字:
>**“致下一个醒来的人。”**
她站起身,最后看了一眼墓碑与那朵发光的花,转身离去。
而在她身后,夜幕降临,群星升起。
那颗属于她的朋友的新星,依旧静静闪耀。偶尔,会有银蓝雀鸟飞过,在星光下留下一道转瞬即逝的轨迹。
没有人知道,在宇宙更深的黑暗中,另一艘漂流百年的方舟舰接收到了地球发出的信号。舰桥内,休眠舱逐一开启,三万名沉睡者缓缓睁开了眼睛。
他们第一句话是:
“是谁在唱歌?”
而在更远的地方,一颗荒芜星球的地表之下,一座尘封十万年的通讯站突然亮起红灯。屏幕上跳出一行古老字符,翻译过来是:
>**“检测到同类意识波动。
>启动回应协议。”**
风继续吹。
它穿过山谷,越过海洋,掠过城市与废墟,带着无数未曾说完的故事,奔向未知的远方。
而在某个无人知晓的维度里,一道贯穿宇宙的声波脉络轻轻震动了一下,仿佛在回应。
她说:我在听。
她仍在听。
她永远在听。